社會責任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總體介紹:近年來,公司在快步發展同時,認真貫徹省、市各級政府的總體安排部署,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把生態環保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始終秉承“既要金山、銀山、銅山,更要碧水藍天”的環保理念,追求“零”排放目標,努力創建“生態科技典范銅冶煉企業”,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綠色發展的先驅之路。
用科學的環保理念保證思想統一
多年來,公司堅定不移地按照各級政府環保工作的方針和要求,本著對環境保護高度負責的精神,嚴格執行落實國家環保政策法規,履行社會責任,持續追求最高標準的環保業績,堅持環保優先方針,踐行科學發展觀,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
加強組織領導,提升環保意識,圍繞高效生態建設,發揮技術優勢,加強管理,把環保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資本,以“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為原則,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氣、廢水、廢物的排放;采用綜合預防和治理措施,使所有污染物排放指標都符合環保要求,將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可能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并持續提高,向環保終極最高目標努力邁進。堅持誠信為本,加強企業自律,模范執行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制度,構建環境友好型綠色銅企業。
嚴格按照“三同時”原則,將科學環保理念貫穿生產全過程,技術研發中追求環保,源頭設計上體現環保,生產過程中實現環保。工業“三廢”在精心設計的環保工藝流程中,污染降到最低,并通過各種工藝措施,變廢為寶,將“污染源”變成“效益源”。
按照國際環保體系認證標準,從生產、生活各方面系統的、全方位的開展綠色環?;顒?,提高員工環保意識、規范員工行為,讓綠色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蔚然成風!人人講環保、人人重環保,共建美好“花園式綠色工廠”。
用先進的管理體系助推環保事業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公司、分廠、車間三級環保管理網絡,使環保管理體系與環境監督體系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環保產業鏈條,實現了清潔生產,為世界有色金屬行業生態環保樹立了標桿。
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時時處處事事有人管;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加強廢水、廢氣、固廢等管理,對《危險固廢物管理制度》、《污水處理管理制度》等20 余項環保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及時修訂完善;對所有環保設施從工藝管理、操作規程等方面嚴格控制,認真落實在線監測設備管理制度,公司環保管理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和標準化。在主要污染物排放口安裝重金屬在線監測設備,與上級環保部門聯網。
在日常巡檢中,加強對環保隱患的全面排查,對底吹爐煙氣收塵、中水處理、精煉爐煙氣治理等項目重點治理,實施污水分流工程,新建原料倉,物料入倉率90%,公司環保設施開啟率100%, 所有廢水、廢氣達標排放,深度處理系統處理水質優于生產工藝用水標準,物料、輔料、中間產品全部入倉管理。建成深度水處理系統、雨污分流工程、綜合水回收管網、原料倉庫、渣場、防風抑塵墻等環保項目20余項,公司清潔生產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多年來,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建設新項目,煙灰綜合回收項目、余熱發電項目、冶煉渣綜合回收有價金屬及環保治理工程等節能環保項目有序開展,保證公司的環保事業快步發展。
用完備的設備設施武裝環保治理
自公司成立以來,先后投資數億元進行“三廢”綜合治理利用;在重要的廢水、廢氣排放口均安裝在線監測裝置,與省市環保部門并網,數據實時共享。每個項目都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建設,并投入巨資同步配套煙氣收塵、制酸、爐渣浮選、廢水回用等一系列環保設施,實現三廢不廢,變廢為寶。
一是對含有SO2的高溫煙氣進行余熱回收,并送電收塵和脫硫,不僅回收了部分余熱,而且除塵率達到99.5%,SO2轉化率99.85%以上、SO3吸收率99.9%以上,尾氣中SO2和酸霧的排放濃度均低于國家《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在此基礎上,公司又投資480萬元增上硫酸尾氣脫硫裝置,使排放尾氣SO2濃度低于50ppm,同時還生產副產品亞硫酸鈉,變廢為寶。
二是采用公司自主研發的技術領先的污水處理工藝。在生產過程中,設備冷卻水實現全部循環利用;渣選礦浮選用水經沉淀處理后,循環利用率達95%以上;凈化車間的生產廢水經處理后用于精礦倉噴淋礦粉降低粉塵和渣緩冷廠冷卻熱渣。目前,公司生產系統廢水全部“閉路循環”,重復利用率達到97%以上,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同時,公司又投資25萬元建設了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得以有效處理。
三是對余熱鍋爐收集的塊狀煙塵和電收塵煙灰,按比例配到銅精礦中直接返回生產系統;陽極泥由稀貴分廠加工提煉金、銀、鉑、鈀、硒等稀貴金屬元素;冶煉煙灰送煙灰處理廠綜合回收提取稀散金屬;渣選礦后剩余的尾礦直接銷售給水泥廠和建材生產企業,所有廢渣均在提取完有價成分之后,以其他原材料的形式重新進入新的生產環節,做到了“廢渣不廢”,無固體廢棄物直接丟棄現象。
通過采取一系列的“三廢”處理設備設施的采用,公司COD排放濃度46mg/L,低于《山東省半島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氨氮排放濃度6.68mg/L,符合《山東省半島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二氧化硫排放濃度143mg/m3,遠低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此外,公司還安裝了煙氣在線監測以及COD在線監測儀等設施設備,對廢水、廢氣進行實時監測,保證了廢水達標排放,真正做到了外請監督、內抓管理,充分發揮了各職能部門的監督作用。
用領先的技術引領環保產業發展
一是公司成功研發出了“污酸變成品酸”的工藝和裝備,將冶煉煙氣制酸過程中產生的污酸,轉變成合格的工業硫酸,實現了污酸的資源化,同時避免了用石灰石中和等傳統工藝帶來的二次污染及難處理固體廢棄物的問題,攻克了困擾煙氣制酸工業生產的一大技術難題,徹底解決了困擾有色行業的環保問題。
二是公司通過深入研究探索,運用火法與濕法結合,集成各類稀貴稀散金屬及其它有價元素的提取工藝,采用底吹爐結合煙化爐原理“制造”煙灰,使各類有價金屬“各就其位”,創造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多金屬綜合提取工藝,能將礦產資源中的銅、金、銀、鉑、鈀、硒、碲、鉍、砷、鉛、鉻等十多種元素綜合提取出來,做到“吃干榨盡”,變廢為寶。將底吹工藝應用于再生銅冶煉技術領域,處理各類電子廢料,徹底解決了再生銅冶煉的環保問題。
通過一系列科技成果在生產中的應用,公司的環保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水資源閉路循環;冶煉煙氣余熱發電,凈化制酸后,尾氣中SO2含量僅為20ppm;冶煉渣經渣選礦后,全部資源化利用;陽極泥及煙灰全部綜合回收。生產系統基本杜絕了工業“三廢”,實現了“零排放”目標。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還可以取代傳統的氰化法提金工藝,徹底解決了金冶煉工藝的環保問題。產品質量控制全流程實施標準化管理,并成功研發出了電解液自凈化新工藝,陰極銅產品質量始終如一。
多年來,公司立足實際、積極作為,嚴格執行相關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以“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為原則,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氣、廢水、廢物的排放;以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為行為準則,使所有污染物排放指標都符合環保要求,將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可能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并持續提高環保水平,向環保終極目標努力邁進。堅持誠信為本,加強企業自律,模范執行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制度,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生態銅企業,走出一條低碳環保的生態發展之路,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構筑區域生態文明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