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產業
科技研發
多年來,公司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轉型跨越的“金鑰匙”,深入實施科技先導、創新驅動戰略,努力推進自主創新與產學研結合,打造核心競爭力。形成了以方圓科技公司、技術中心、方圓冶化研究院為依托,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實驗室、國家廢雜銅清潔冶金及多金屬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重有色金屬質量檢驗監督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中心等為平臺,下設技術委員會、專家委員會、9個研究所、1個綜合辦公室、1個檢測化驗中心和1個工業化試驗車間,擁有科研人員300余人,其中高級專家20人,博士8人,教授級高工5人,享有國家政府津貼2人,技術帶頭人9人,外聘專家14人,本科及以上人員占比87%,組織成熟、架構完善、運行規范,致力于有色金屬冶煉產能提升、環境保護、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構建起了一個多學科、跨領域、國際化的產學研聯合攻關大平臺。
公司先后承擔先后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科技攻關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智能制造裝備專項、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山東省成果轉化專項等國家、省、市、區級科研項目100余項,近三年取得科研成果150多項。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3項;申請國家專利180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1項;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項,“山東省著名商標”1項。企業的創新成果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成為企業依靠科技騰飛發展的力量源泉。
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冶金工藝——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該技術投資省、環保好、能耗低、原料適應性強,填補了國內外有色冶金領域的空白,總體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先后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被工信部列入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進行重點推廣,作為“世界第四代銅冶煉新技術”載入史冊。
公司建成了中國第一條氧氣底吹煉銅示范生產線,能將礦產中的銅、金、銀等10多種金屬元素“吃干榨凈”,同時不需添加任何燃料,冶煉能耗創全球最低,該示范項目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是國務院督導的十七項重大科技項目之一。
2015年10月,公司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全球首條“兩步煉銅新工藝”示范生產線成功投產運行。該工藝將傳統的“三步式”冶煉流程,革新為“兩步煉銅”,徹底解決了銅包吊運過程中的低空煙害,減少了熱量損失,作業環境大大改善,冶煉流程更加緊湊,生產效率顯著提高。其被譽為目前世界上最環保、流程最短、最簡潔的火法煉銅工藝,將會成為全球銅冶煉綠色產業發展的首選技術。
公司立足于自主創新、研用結合,構建起了獨立的科研平臺和轉化系統,加速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步伐。先后與中南大學、東北大學、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普渡大學、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學等國內外學校院所,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蒙古國霍克有限公司(HOKO)等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開發出了世界領先的銅、金、銀等多金屬綜合捕集的成套工藝和裝備。攻克了“重金屬冶煉煙氣凈化中污酸處理新技術”,實現了污酸的資源化,從根本上解決了有色金屬行業的世界級環保難題。